專欄連載Column

2018-05-05

第41期 用心踏實地學習 就能克服恐懼獲得成長

  當你發現,比賽時心的雜念變多了,打起球來會呈現出東歪西歪的現象,而影響到了你的擊球速度及節奏感時,就是大家所提到的狀態:想太多!我們也常聽教練們提醒:專心處理當下的每顆球,冷靜思考你接下來要做的策略,困擾自然都會遠離你,這就是我常對學生說的「用心處理少一桿定律」。

  打高爾夫其實就跟人生一樣,怕得越多反而阻礙你的人就越多,大膽釋放去吧!今天想做的動作做完就會更踏實的漸漸也不怕了,如何能無懼問題的存在呢,在於你是否能把基本功練的比別人好。

  最近,很多選手跟我提到:「教練,道理我都知道,但就是突破不了自己的現況。」我想提醒大家,每一位選手都會經歷相似的狀況,包括我自己也是,過了好一段時間才能打出自己要的路線,在場上總是莫名胡思亂想,很多的「為什麼」總是浮在自己的腦海裡!最後想通了,只有重新整合一次,把每一項重要內容與規劃按部就班做好,就會更踏實而減少恐懼產生的害怕心理,就會逐漸放下對每顆球的高度要求,讓每一顆球隨當時所需要的方向與技術整合到位,這才是有效在跟自己的球溝通,才是最好的處理與選擇。當看球的人都覺得這顆球沒希望時,就看當下你自己能告訴自己,不到最後誰都無法預知結果的,要堅持處理好任何一個球,打出好球和好位置而減少桿數時,就是希望的開始。

  很多次跟後輩們分享經驗談時,常常聊到會不會打技術球?這問題讓我聯想到剛從新豐起步準備代表出賽時,常常會先走入樹林享受芬多精的洗禮,也就是樹的障礙才是最大的考驗,所以讓我有了一個想法,只要有機會可以打到好地點就是好球。這種樹林球的處理思考才是最傷透腦筋的考驗,因為要做出正確的判斷,這時腦筋急轉彎就非常重要,「處理出一顆好球」跟「你打的球真漂亮」完全是兩回事,怎麼說呢?好球不一定代表上果嶺,但這顆球處理得好,球卻可能就在旗子邊,而感覺到好球的意義。

  有想法的選手不是不會害怕打不出好球,而是將害怕先收藏起來,因為沒時間思考害怕,他需要打出閃亮的球技。不是他們沒有走過黑暗面的思維,而是他們已在黑暗中找到可能的途徑與正視的勇氣,進而有自信及努力地前進,因此內心燃起一道彩虹,而讓自己享受在值得擁有的信念上卓越;學習在跌倒中忍痛,又是如何把哭聲轉化成為動力,這就是我常說的成長!

  忍過寒冬就能成為孕育春天的養分,在人生的球道上堅持與努力,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成為當天的最佳好手。當我們意識到自己基本功的重要性時,懂得投入過程的酸甜苦辣時,也是增加自己心靈強度,同時更能明白人生每個經歷都不會是白白浪費。累積經驗分析內容並且正視經歷過的一切,整合出屬於自己紀律性的學習,不管在哪個戰場,清楚追逐屬於自己的定向,就是最佳的學習態度。

 

作者‧曾秀鳳
1968年出生。1991年轉入職業,征戰日巡創下連續11年取得種子資格紀錄,職業生涯共獲得13座冠軍。2015年自賽事退休後致力於人生新目標──高爾夫傳承。目前擔任臺北城市技科大學助理教授。